首页

免费的sm

时间:2025-05-29 09:18:05 作者:端午假期出游,拿好这份广东龙舟观赛游玩指南 浏览量:29689

  文/羊城晚报记者 黎存根

  “五月五,龙船鼓。”又一年端午节即将来临,广东各地已经鼓点激荡、龙舟破浪。记者了解到,广东文旅已经发出诚挚邀请:各地游客共赏岭南非遗龙舟盛宴!羊城晚报也为大家奉上《2025广东龙舟观赛游玩指南》(以下简称“游玩指南”),解锁岭南地道的端午仪式感,开启“观赛、游玩、休憩”无缝衔接假日新体验。

  广东端午限定版live现场派对

  “龙船鼓响,万人空巷”。每逢端午龙舟季,当第一声鼓点劈开晨雾,广东水乡脉络就开始剧烈跳动。记者了解到,广东省内各地的2025年龙舟赛事安排已陆续公布,部分赛事正如火如荼开展中。

  游玩指南通过广东21个地市龙舟赛事的联动,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份体验浪花与鼓点燃爆的夏日限定出游指南:看龙舟、逛古村、品尝地道风味。当然,最让游客难忘的很可能是“挤在人堆里啃荔枝、吃粽子,听着鼓点站在岸边放声呐喊”,完全可以称之为“广东端午限定版live现场派对”民俗嘉年华!

  今年这个端午,不少龙舟活动还能让游客不只做观众。记者从海珠湿地方面了解到,6月1日全天,广州海珠湿地二期将举办亲子龙舟赛。赛事将自然教育与非遗相结合,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登上龙舟,活动公布不久就报名爆满。位于广州番禺区有900多年历史的大岭村,今年古岭文旅公司新购入3艘标准龙舟,每逢周末,只要不下雨,龙舟文旅项目便开放给游客体验。下一步,还有望加入岭南特色广东音乐或者粤曲,比如《赛龙夺锦》等,丰富游客的互动体验。

  沉浸式体验端午特色美食

  “睇龙船,吃龙船饭。”随着端午节临近,岭南地区传承已久的龙船饭同样不可错过。近期,在社交平台上,价格80元一位的广州猎德龙船饭就引发网友关注。作为广府地区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,龙船饭原本是本地村民的“专属福利”,是广东龙舟文化的延伸,更承载着祈福、团结、社交等多重社会功能,并随着时代发展从简单的功能性饮食演变为盛大的龙舟宴。

  随着广东传统龙舟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,“看完龙舟赛,再尝龙船饭”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。记者了解到广府地区的广州、佛山、东莞等地纷纷推出面向游客开放的当地特色龙舟宴预订。今年,广州天河区猎德推出“同船渡 粤韵广州”——“2025撑德喜·猎德千围龙舟宴”活动,5月31日至 6月2日每日18时准时开席,面向全民开放龙舟饭单人席位预订,打破了龙船饭“村民专属”的传统边界。菜品方面,每围龙船宴包含10个统一菜色,包括鸿运均安烧肉、招牌豉油鸡、清蒸多宝鱼、生灼大明虾、特色龙船丁、家乡扣花肉、香橙骨、虾米瑶柱节瓜脯、双色伦教糕及时令水果盘。根据活动主办方在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推送信息,龙舟饭套餐标价原价为每人138.8元,另搭配人字拖、游园券等文创产品。而龙舟招景及各分会场市集、嘉年华活动则是免费入场。

  在另一龙舟赛热点区域佛山市,龙船饭一般以村(社)为单位开展,今年不少村(社)龙船饭欢迎五湖四海的来宾前来共享,具体场地预订信息可以关注各个村的公告公示。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龙船饭需要提前预订,现场参与的机会比较少。此外,佛山各地酒楼饭市也有相应的龙船饭可供预订。

  端午期间,除了品尝龙船饭,其实还有很多地道广东美食等着大家。旅游达人“瓜瓜”向各地游客推荐,广东省内各地美食极其丰富,诸如广府地区的点心、烧腊、啫啫煲,潮汕地区的牛肉火锅、蚝烙、各式粿品,客家地区的酿豆腐、盐焗鸡、梅菜扣肉,滨海地区的生蚝、花蟹、海鲜粽等等。

  联游21地市山水间美景

  与龙舟鼓点同样让人“上头”的,还有那些藏在21个地市山水间的美景。不妨以看龙舟赛的名义,在端午假期实现一站式观赛游玩体验。

  珠三角地区,广州永庆坊、深圳天文台、珠海大剧院、佛山千灯湖、惠州罗浮山、肇庆星湖、东莞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、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、江门陈皮村等著名景点就与当地龙舟赛场地亲密相邻。

  粤东地区,汕头小公园、潮州古城、揭阳黄满寨瀑布、汕尾红海湾都是美景打卡地。粤西地区,阳江海陵岛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、茂名“中国第一滩”、湛江赤坎老街和南极村,都是近年大受欢迎的网红景点。

  当然,韶关珠玑古巷、河源万绿湖、梅州客家围屋、清远长隆度假区、云浮罗定风车山等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港财政司司长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 聚焦扩大经济容量

办法明确,合作创新采购应当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,鼓励有研发能力的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、外商投资企业,高等院校,科研机构等各类供应商积极参与,发挥财政资金对全社会应用技术研发的辐射效应,促进科技创新。

日媒:小林制药6.9吨红曲原料流向不明

7月5日电 据英媒最新消息,当地时间5日,斯塔默抵达白金汉宫,觐见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,获得国王批准后正式成为英国首相。

天娱数科郑屹呈:AI营销不再是“拿着锤子找钉子”

1956年,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位于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,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。1979年,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、高产、稳产、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,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着“要吃面,种小偃”的说法,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。

山洪来临怎么办?这份避险指南请收好

“这是水肥一体化滴灌带,1600多亩的小麦大约一周就可以铺设完成。”在潍坊高密市大牟家镇,农田主人刘莉结合所学的农业知识和农技专家的指导,研究出这套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。通过实践与应用,该方式实现了正常年景节水30%,非常干旱时节水70%、节肥10%以上,亩均降低成本100元,增产15%以上,亩增效益400元以上。

(两会声音)全国政协委员建言推进肿瘤规范化诊疗

他说:“中国在我们钱凯港的投资很重要,因为会带动我们当地的经济,比如贸易、物流、工业等,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就多了。我就计划在钱凯港买一个仓库,存放货物。我们做生意的就喜欢往上冲,因为这都是机会啊。有港口,就有了更多的贸易,机会也就跟着来了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